首家专门为考生提供招生考生信息服务的门户网

距离高考时间:
0000
主页_报考信息_

【报考信息】山东:山东中医药大学少年班再引

时间:2018-02-28 19:30作者:报考信息网点击量:

  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,名声在外。很少有人知道,山东中医药大学也曾经办过少年班,专攻中医。

 

  “少年学医在泉城,书声琅琅震寰中。”

 

  看似寻常的诗句,诉说的就是这段佳话。

 

  “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。”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刘更生说起往事,依然难掩兴奋。“1985年至1987年招了3届,一共147名学生。”

 

  当年为什么办这个少年班?曾经的中医少年们,现在过得好吗?

 

  “大学里办中医少年班,当时在全国是独一份。”刘更生说,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中医药相关领域工作,其中很多已是名医、学科带头人、领军人物、单位骨干。

 

  老校区教学楼前,87级少年班学生曲夷伫立良久,眼前仿佛浮现一张张意气风发的青春面孔,耳畔依稀传来少男少女的琅琅书声。“预科3年的老教学楼,已经拆了;本科5年,我们就在这座楼上的301教室上课。”现在,曲夷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。

 

  由于种种原因,少年班后来停招。“令人欣慰的是,学校之后又陆续开办了传统中医班、扁鹊班等,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,探索和创新中医药人才的培养。”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郭栋说。

 

  岁末年初,记者历时一月,寻访中医少年们的过往与现在。不只是找寻那些人、那些事,更是在追寻中医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。几十年来,中医药事业发展一度举步维艰,中医人才培养也走过弯路。如何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,培养出一批名医大师,是中医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。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不懈尝试,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求解和回答。
     
 潍坊市高新区新城东路上,有个中医门诊百寿堂,一楼药铺,二楼诊室。一位身形高大的老翁端坐桌前,正为患者把脉开方。

 

  “了解少年班,你必须见见张奇文老先生,他当时任山东中医学院(山东中医药大学前身)党委书记。”刘更生说,中医少年班就是张奇文一手创办的。

 

  年轻的助手悄悄告诉记者,张老已83岁高龄,退休后回到老家潍坊开了百寿堂,“沉潜社区,问病乡里”,远近闻名。前段时间老人感冒,这几天刚恢复出诊。虽然有意给他少挂几个号,但给病人看完,已是中午12点。

 

  得知记者来意,张奇文有些意外,也有些激动。“一老一少”,是他平生最欣慰的两件事。当然,没有前者,可能也就没有后者。

 

  “一老”,即主编了《名老中医之路》一书。

 

  1980年起,《山东中医学院学报》推出《名老中医之路》专栏,邀请全国著名中医学者撰文,回忆其从医道路和治学经验。

 

  之后,张奇文与周凤梧、丛林合作,主编《名老中医之路》一书,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。2005年这本书再版后,12年里12次印刷,一书难求。

 

  张奇文从书架上抽出厚厚的《名老中医之路》精装本,97位专家的名字赫然在列。国医大师邓铁涛称该书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“成才史”,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,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。

 

  “整理他们的成才经验时,发现绝大多数名老中医都是少年就开始涉足中医。我认识到,中医培养要从少年抓起,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中医后继乏人和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的局面。”张奇文10岁学医,背书切药,深知练好“童子功”的道理。